考试科目:工程经济 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相关课程: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视频课程简章
工程类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监理工程师 一级造价师 二级造价师 一级建筑师 二级建筑师 咨询工程师 一级结构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消防工程师
工程类  注册测绘师 环评工程师 城乡规划师 房地产估价师 电气工程师 岩土工程师 暖通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水利水电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给排水工程师 造价实训 BIM
财经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统计师 初级审计师 中级审计师 基金从业 证券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
健康类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卫生职称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健康管理师 育婴师 中医康复理疗师 中医养生保健师 小儿推拿师
综合类  导游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经理 人力资源实训 软考高级职称 软考中级职称 英语翻译资格 公共英语
    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管理与实务辅导资料 >> 文章内容

可持续发展对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基本要求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开发世界委员会报告《人类共同的未来》中指出:“所谓可持续性的开发,是指在不损害将来人类社会经济利益的基础上,能够满足现在需求的开发。”强调发展的长期性,而创造“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生存及发展的环境”是可持续发展对建筑的要求。换言之,可持续发展对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基本要求大致包涵如下九个方面:

  1.能源环境

  进入建筑的能源一般情况下有:电、燃气、煤。对常规能源要进行分析优化,采取优化方案,避免多条动力管道入户。对建筑的围护结构和供热、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耗用,因地制宜,鼓励采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和其他再生能源等。

  2.水环境

  对建筑的水环境,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在室外系统中要设立将杂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利用的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用于水景工程的景观用水系统要进行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建筑供水设施采用节水节能型,强制淘汰耗水型室内用水器具,推行节水型器具。同步规划设计管道直饮水系统提供优质直饮水,避免危及人类健康和对水资源的污染。

  3.气环境

  建筑的气环境系统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方面。室外空气质量要求达到二级标准。室内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卫生间具备通风换气设施,厨房设烟气集中排放系统,排放进入大气层前,经过空气净化过滤器,达到室内外的空气质量指标。

  4.声环境

  声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和对建筑以外噪音的阻隔措施。室外声环境系统应满足:日间噪音小于50dB;夜间噪音小于40 dB.采用隔音降噪措施使室内声环境系统满足:日间噪音小于35dB;夜间噪音小于30 dB.对建筑周边的噪音源,如果影响了建筑的声环境应采取隔音降噪措施。

  5.光环境

  着重强调满足日照要求,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防止光污染,如:强光广告、玻璃幕墙等。在室外公共场地采用节能灯具,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

  6.热环境

  热环境系统要满足热舒适度要求、建筑节能要求和环保要求等。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保温隔热提出要求,以保证室内热环境满足人体舒适度,冬季供暖室内适宜温度:20—24度;夏季空调室内适宜温度:22—27度。建筑的供暖、空调采用清洁能源、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国家鼓励采用不破坏大气环境的循环工质。

  7.绿化环境

  建筑的绿化系统应具备三项功能:

  第一是生态环境功能:绿地是提供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具有清洁空气、释放氧气、调节温湿度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第二是休闲活动功能:提供户外活动、交往场所,要求卫生整洁、适用安全、景色优美、设施齐全。

  第三是景观文化功能:通过园林空间、植物配置、小品雕塑等提供视觉景观享受和文化品位欣赏。

  8.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环境

  包括收集和处置两部分:收集应体现“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放谁付费”的原则,处置应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生活垃圾的收集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收集率达到100%.废弃物实行分类收集,分为有害物、无机物、有机物三类。

  9.物理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一方面,提倡使用3R建材(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选用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有益人体健康的材料和产品,宜采用取得国家环境标志的材料和部品。

  另一方面,张显个性,弘扬文脉。尽管按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利用太阳能、生态绿化、自然空调等诸多方面原理是“同一化”的,但在建筑空间组成形式、内外装修、环境设计等方面不能“同一化”,而是要“个性化”,充分体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优秀民俗、民情和历史相沿的文脉特征。(考试考试网编辑整理)




上一篇:榕江南河大桥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吊装方法
下一篇:中国特色建筑理论体系构架的初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