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工程经济 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相关课程: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视频课程简章
工程类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监理工程师 一级造价师 二级造价师 一级建筑师 二级建筑师 咨询工程师 一级结构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消防工程师
工程类  注册测绘师 环评工程师 城乡规划师 房地产估价师 电气工程师 岩土工程师 暖通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水利水电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给排水工程师 造价实训 BIM
财经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统计师 初级审计师 中级审计师 基金从业 证券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
健康类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卫生职称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健康管理师 育婴师 中医康复理疗师 中医养生保健师 小儿推拿师
综合类  导游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经理 人力资源实训 软考高级职称 软考中级职称 英语翻译资格 公共英语
    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管理与实务辅导资料 >> 文章内容

平和花溪拱坝设计前期分析及施工调整(二)

  上游面最大外挺值X.和下游面最凹值X0'',均关系到坝体的厚薄程度,尤其X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拱冠梁上游面下部和两岸悬臂梁上游倒悬度大小。对本拱坝,在满足应力和稳定要求前提下,宜取小值。

  (七)倒悬度控制平面布置初定后,对左右两岸的边梁剖面倒悬控制,规范规定“一般不宜超过1:0.3”。据本人经验体会,执行此条,不应教条,适当要有灵活性,如有需要局部也可较1:0.3稍高些,并通过工程措施予以解决。灵活掌握这一点在拱坝设计调整中尤为实用。

  三、拱坝设计计算

  (一)应力计算根据以上设计前期预见分析:本坝坝型选用双曲单心等厚园拱,顶拱半径按0.6倍开挖后拱端弦长即58m确定;顶拱中心角取较大值为111.5°;本坝设计最低开挖高程为122.0m,河床狭窄,为使底拱有较大的中心角,以获得较好的力学效果,设计采用2.0m厚的砼垫座进行调整改良,即起拱高程为124.0m,底拱中心角亦取较大值为50°。

  依据《浆砌石坝设计规范》规定的荷载组合,利用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反力参数法”程序进行应力分析比选。由于前期论证分析较充分,参数选择准确,本拱坝在设计调整中,没费太大周折,即获得较满意的设计方案。

  (二)结果分析拱冠梁剖面分析:坝基外挺值α1Tb=4.0m,α1=0.5.上游面最大外挺高度α2H=7.73m,α2=0.184,下游面最凹点高度α3H=21.05m,α3=0.5.上游面最大外挺值X.=4.38m,下游面最凹值X0′=1.3m.拱冠梁上游面下部倒悬度为0.07.从结果看,初选剖面前所作的分析预见是准确客观的。α2=0.184,α3=0.5均属下限,两个高度降低使拱冠梁显扁薄。α3=0.5取大值,X.取小值,使拱冠梁略显后倾,降低了拱冠梁上游面下部的倒悬度,既满足了坝体应力要求,又很好地控制住了两岸悬臂梁上游下部倒悬度,均小于1:0.3.拱坝的优化评价分析:本拱坝的厚高比为0.19,小于0.2,属薄拱坝(规范界定),此指标宏观评估较简单易行,但要综合评价拱坝设计优劣,存在一定局限性。花溪拱坝为缓解拱冠梁上游底部拉应力,改善底部倒悬度,0.2H以下适当加厚,0.2H以上则削得较薄,况且底部为窄谷,适当加厚,增加方量不多。因此应使用柔度系数法评价较客观。本坝体方量为12100m3,柔度系数C=A2/VH=15.5,对照相关柔度系数统计表,本坝已属较优化范畴。

  拱坝应力成果分析:从拱坝应力成果看,坝体拱端最大拉应力-9.77kg/cm2,拱冠梁底最大拉应力-8.73kg/cm2,最大压应力24.75kg/cm2,整个坝体应力分布较均匀,大部分处于受压,局部受拉。花溪拱坝砌筑材料采用150#砼砌毛石,从规范规定的应力控制指标来看,坝体似乎还有挖潜余地。但本人认为,坝体应力分析中的许多参数如坝体和基岩弹模、泊桑比、容重等是靠局部试验或经验类比取定,应力分析的边界条件也含有一些假定,因此计算应力和实际应力存在一定偏差。另一方面,从图纸到实物,还有很多客观和主观的不确定因素,可能需要进行二次调整。本人以前设计的几座拱坝均存在这种情况。因此,从推荐设计方案的角度而言,应适当留有可调整的余地。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上述成果作为推荐的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四、施工调整

  (一)调整的原因花溪拱坝开挖后,果然如笔者分析,由于地质情况发生变化和一些人为因素,迫使原拱坝布置方案需作适当调整。

  1.地质因素:坝基开挖后,河中建基面抬高约2.0m;两岸坝肩处岩石风化,建基面低,需作重力墩;左岸三组大裂隙的组合,导致左岸坝后中上部岩体稳定性较差,抗冲刷能力弱。

  2.人为因素:围堰施工时,因施工技术问题,共进行了两次截流,人为加大了围堰宽度,且闭气不彻底,因此施工队又在坝前浇了一道砼挡墙,此砼墙进占入坝体上游轮廓线内,致使河床坝体上游面无“立足之地”。

  (二)调整措施拱坝调整方案综合考虑了各种实际变化,因地制宜,在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作了适当调整。方案得当省时省力。

  对于河床坝体上游面无“立足之地”的问题,如要完全避开砼挡墙,移动较大,两岸坝肩的开挖增加较多,且受左岸下游破碎基岩的限制没有较大的移动空间。结合河床开挖后建基面比预计抬高约2.0m,确定坝轴线沿圆心线作小幅度的平移,起拱高程提高到126.0m,以下仍为2.0m厚的砼垫座,并覆盖住砼挡土墙。拱冠梁剖面取原剖面的126.0m以上段,拱圈半径不变,中心角根据两岸坝头边墩及开挖实地自然增减。

  根据以上确定的调整原则,重新进行应力分析,结果显示拱端最大拉应力-8.55 kg/cm2,拱冠梁底最大拉应力-10.46 kg/cm2,最大压实力25.71 kg/cm2.与原设计方案比,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均有所增加,最大拉应力接近规范控制值,满足要求。本坝已投入运行两年多,情况良好。如此结果应归功于原设计方案选择正确,并留有可调整余地。

  五、结语

  通过花溪拱坝设计分析实例,结合笔者以往设计体会,认为:

  (一)在拱坝设计前期,应对坝址所处的河谷平面和立面形状、地质条件、所要选择的拱型、拱冠梁形态及拱坝各种参数进行全面的、有预见性的分析论证和判断,选取初值才能准确切入,从而缩短设计周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在设计拱坝时,不能盲目地追求理论上的“优化”,追求应力值极限,还应考虑施工期地质条件变化、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水平高低等一些客观和主观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预留少许可调整的余地。(考试考试网编辑整理)




上一篇:安溪翰苑水电站隧洞洞内前池的设计
下一篇:平和花溪拱坝设计前期分析及施工调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