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造价工程师 >> 考试资讯 >> 土建技术与计量辅导资料 >> 文章内容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复习指导一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一、土木建筑工程
(一)工程构造
1.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
2.熟悉道路、桥梁、涵洞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
3.了解地下建筑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
(二)工程材料
1.熟悉土木建筑工程主要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2.熟悉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合比计算;
3.了解主要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
(三)工程施工技术
1.熟悉土木建筑工程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法;
2.熟悉常用施工机械分类及适用范围;
3.了解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
(四)工程施工组织
1.熟悉流水施工原理;
2.熟悉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应用;
3.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理及方法。
(五)工程计量
1.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2.掌握土木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方法。

第一章 工程构造
第一节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三类:
1.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部分。
2.工业建筑:指的是各类生产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房。
3.农业建筑:指各类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房屋,如种子库、拖拉机站等。
1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及组成
1.1 工业建筑的分类
1.1.1 按层数分:(1)单层厂房。(2)多层厂房。(3)层次混合的厂房。
1.1.2 按用途分:(1)生产厂房。(2)生产辅助厂房。(3)动力用厂房。(4)仓储建筑。是贮存的房屋(一般称仓库)。(5)运输用建筑。(6)其他建筑。
1.1.3 按跨度的数量和方向分:(1)单跨厂房。(2)多跨厂房。(3)纵横相交厂房。
1.1.4 按跨度尺寸分:
(1)小跨度。指小于或等于12m的单层工业厂房。
(2)大跨度。指15-36m的单层工业厂房。其中15—30m的厂房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跨度在36m及36m以上时,一般以钢结构为主。
1.1.5 按生产状况分:(1)冷加工车间。(2)热加工车间。(3)恒温恒湿车间。(4)洁净车间。(5)其他特种状况的车间。
1.2 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
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组成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墙体承重结构和骨架承重结构。 墙体承重结构是外墙采用砖、砖柱的承重结构。骨架承重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构件或钢构件组成骨架的承重结构。厂房的骨架由下列构件组成,墙体仅起围护作用。
1.2.1 屋盖结构:包括屋面板、屋架(或屋面梁)及天窗架、托架等。
1.2.2 吊车梁
1.2.3 柱子
1.2.4 基础
1.2.5 外墙围护系统:它包括厂房四周的外墙、抗风柱、墙梁和基础梁等。
1.2.6 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包括柱间支撑和屋盖支撑两大部分。
1.3 民用建筑的分类
1.3.1 按建筑物的规模与数量分:(1)大量性建筑。(2)大型性建筑。
1.3.2 按建筑物的层数和高度分
(1)低层建筑:1-3层。(2)多层建筑:4-6层。(3)中高层建筑:7-9层。(4)高层建筑: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4m的建筑。(5)超高层建筑:l00m以上的建筑物。
1.3.3 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
(1)木结构。(2)砖木结构。(3)砖混结构。(4)钢筋混凝土结构。(5)钢结构。
1.3.4 按结构的承重方式分
(1)墙承重结构。(2)骨架承重结构。(3)内骨架承重结构。(4)空间结构。
1.3.5 按施工方法分
(1)现浇、现砌式。(2)部分现砌、部分装配式。(3)部分现浇、部分装配式。(4)全装配式。
1.4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建筑物的主要部分,一般都由基础、墙或柱、楼地面、楼梯、屋顶和门窗六大部分组成。还有一些附属部分,如阳台、雨篷、散水、勒脚、防潮层等


2 地基与基础
2.1 基础是建筑物的最下部分的承重构件;地基是指基础以下受压力的土层。
2.2 地基的分类: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天然地基如岩土、砂土、粘土等。人工地基是指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
人工地基的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化学处理法、打桩法。尽量采用天然地基。
2.3 基础的类型
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的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
2.3.1 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2.3.1.1 刚性基础:刚性基础所用的材料如砖、石、混凝土等。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a称为刚性角。砖石基础刚性角的范围是26~33。,尽力使基础大放脚与基础材料的刚性角相一致,确保基础底面不产生拉应力,最大限度地节约基础材料。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2.3.1.1.1 砖基础。大放脚每一阶梯挑出的长度为砖长的1/4(即60mm)。大放脚的砌法有两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两种。为了保证基础的强度,底层需要用两皮一收砌筑。
2.3.1.1.2 灰土基础。由石灰或粉煤灰与粘土加适量的水拌和经夯实而成的。灰土与土的体积比为2:8或3:7。灰土每层需铺22-25cm,夯层15cm为一步;三层以下建筑灰土可做二步,三层以上建筑可做三步。
2.3.1.1.3 三合土基础。三合土基础是由石灰、砂、骨料(碎石或碎砖)按体积比1:2:4或1:3:6加水拌和夯实而成,每层虚铺22cm,夯至15cm。三合土基础宽不应小于600mm,高不小于300mm。
2.3.1.1.4 毛石基础。每一阶梯宜用三排或三排以上的毛石砌筑。由于毛石尺寸较大,毛石基础的宽度及台阶高度不应小于400mm。
2.3.1.1.5 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台阶宽高比为1:1-1:1.5,实际使用时可把基础断面做成梯形或阶梯形。
2.3.1.1.6 毛石混凝土基础。在上述混凝土基础中加入粒径不超过300mm的毛石,且毛石体积不超过总体积的20%-30%,称为毛石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阶梯高度一般不得小于300mm。
2.3.1.2 柔性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C7.5或C10素混凝土垫层,厚度l00mm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为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锈蚀。
2.3.2 按构造分类
2.3.2.1 独立基础(单独基础)。
1)柱下单独基础。现浇柱下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截面可做成阶梯形或锥形,预制柱下的基础一般做成杯形基础。
2)墙下单独基础。砖墙砌在单独基础上边的钢筋混凝土地梁上。地梁的跨度一般为3-5m。
2.3.2.2 条形基础。可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2.3.2.3 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2.3.2.4 片筏基础。平板式是在地基上做一块钢筋混凝土底板,柱子直接支承在底板上。梁板式按梁板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底板上做梁,柱子支承在梁上;另一类是将梁放在底板的下方,底板上面平整,可作建筑物底层底面。
2.3.2.5 箱形基础。将基础做成由顶板、底板及若干纵横隔墙组成的箱形基础。高层建筑中多采用箱形基础。
2.4 基础的埋深
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基础的埋深。
原则:尽量浅埋,但在冰冻线以下,最高水位以上,至少大于0.5米。
深基础 埋深大于4米
浅基础 埋深大于0.5米小于等于4米
2.5 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
2.5.1 地下室防潮
对于砖墙,墙体必须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在墙外侧设垂直防潮层。在防潮层外侧回填低渗透土壤夯实。土层宽500mm左右。地下室的所有墙体都必须设两道水平防潮层。地下室地面,如需要防潮层,一般设在垫层与地面面层之间,且与墙身水平防潮层在同一水平面上。
2.5.2 地下室防水:地下室四周墙体及底板均受水压影响,均应有防水功能。地下室防水可用卷材防水层,也可用加防水剂的钢筋混凝土来防水。

3 墙与框架结构,
3.1 墙的类型
根据墙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可分为内墙、外墙、横墙和纵墙;
按受力不同,墙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只起分隔作用的非承重墙称隔墙。
按构造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类型。
3.2 墙体构造
3.2.1 砖墙构造
砖墙是用砂浆将砖按一定技术要求砌筑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
1)砖:普通砖是指孔洞率小于15%的砖,空心砖是指孔洞率大于等于15%的砖。我国普通砖尺寸为240mm×ll5mm×53mm,如包括灰缝,其长、宽、厚之比为4:2:1。砖的强度用强度等级来表示,分MU7.5、 MU10、MUl5、MU20、MU30等六级。
2)砂浆。砂浆按其成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等。砂浆的强度等级分为M0.4、M1、M2.5、M5、M7.5、M10、M15。常用砌筑砂浆是M1-M5。
3.2.2 砖墙的组砌方式。砖墙的砌筑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上下错缝不小于60mm,避免出现垂直通缝。
1)实心砖墙的组砌方法。一顺一丁、多顺一丁、十字式、全顺式、两平一侧式(180厚墙体)。
2)空心砖墙的组砌方法。空心墙的组砌方式分为有眠和无眠两种。
3.3 实心砖墙细部构造
砖墙厚度有120mm(半砖)、240mm(一砖)、370mm(一砖半)、490mm(两砖)、 620mm(两砖半)等。
3.3.1 防潮层。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外墙墙身防潮层设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建筑物墙体两侧地坪不等高时,在每侧地表下60mm处,防潮层应分别设置,并在两个防潮层间的墙上加设垂直防潮层;当室内地面采用架空木地板时,外墙防潮层应设在室外地坪以上,地板木搁栅垫木之下。墙身防潮层一般有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和钢筋混凝土防潮层等。
3.3.2 勒脚。勒脚经常采用抹水泥砂浆、水刷石,或在勒脚部位将墙体加厚,或用坚固材料来砌。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高差。
3.3.3 散水和明沟。散水适用于年降水量小于等于900mm的地区;明沟适用于年降水量大于900mm 的地区。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坡度为3%~5%。
3.3.4 窗台。窗台根据窗子的安装位置可形成内窗台和外窗台。外窗台有砖窗台(有10%左右的坡度,挑出尺寸大多为60mm。)和混凝土窗台(一般是现场浇制而成)两种做法。内窗台的做法也有两种:水泥砂浆抹窗台(应突出墙面50mm);窗台板,对于装修要求较高的房间,一般均采用预制窗台板。外窗台外挑部分应做滴水。
3.3.5 过梁。
3.3.6 圈梁。
圈梁有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筋砖圈梁两种。钢筋混凝土圈梁其宽度一般同墙厚,对墙厚较大的墙体可做到墙厚的2/3,高度不小于120mm。常见的尺寸为180mm、240mm。檐口和基础处必须设置,其余楼层的设置可根据结构要求采用隔层设置和层层设置。圈梁宜设在楼板标高处,尽量与楼板结构连成整体,也可设在门窗洞口上部,兼起过梁作用。
当圈梁遇到洞口不能封闭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截面不小于圈梁截面的附加梁,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应大于两梁高差的2倍,但对有抗震要求的建筑物,圈梁不宜被洞口截断。
3.3.7 构造柱。
3.3.8 变形缝。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3.3.8.1 伸缩缝又称温度缝。其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缝内应填保温材料,间距在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3.3.8.2 沉降缝。沉降缝与伸缩缝不同之处是除屋顶、楼板、墙身都要断开外,基础部分也要断开,使相邻部分也可以自由沉降、互不牵制。沉降缝宽度要根据房屋的层数定,五层以上时不应小于120mm。
3.3.8.3 防震缝。防震缝一般从基础顶面开始,沿房屋全高设置。缝的宽度按建造物高度和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来确定。一般多层砌体建筑的缝宽取50-100mm;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高度15m及以下时,缝宽为70mm;当建筑高度超过15m时,按烈度增大缝宽。
3.3.9 烟道与通风道。烟道设于厨房内,通风道常设于暗厕内。
烟道与通风道的构造基本相同,主要不同之处是烟道道口靠墙下部,距楼地面600- 1000mm,通风道道口靠墙上方,离楼板底约300mm。烟道与通风道宜设于室内十字形或丁字形墙体交接处,不宜设在外墙内。烟道与通风道不能共用,以免串气。
3.3.10 垃圾道。垃圾道由垃圾管道(砖砌或预制)、垃圾斗、排气道口、垃圾出灰口等组成。垃圾管道要求内壁光滑。垃圾管道可设于墙内或附于墙内。
3.3.11 其他材料墙体
3.3.12 隔墙 非承重构件。 分为轻骨架隔墙、板材隔墙、块材隔墙。要注意了解各类墙体的分类,构成,特点。
3.4 框架结构
由柱、纵横梁组成的结构。优点:自重轻,抗震,节省材料。
钢筋混凝土纯框架不宜超过十层。框剪结构10~25层,钢框架25层以上。
剪力墙结构其刚度比原框架增大许多倍。剪力墙承担大部分水平荷载,框架只承受垂直荷载,简化了框架节点构造。框剪结构普遍用于高层建筑中。
框架--筒体结构。利用建筑物的垂直竖井集中组成封闭筒状的抗剪构件,布置在建筑物的中心,形成剪力核心。这个筒状核心,可以看成一个矗立在地面上的箱形断面悬臂梁,具有很好的刚度。
框架--筒体结构是采用密排柱与每层楼板处的较高的窗裙梁拉接而组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建造较高层的建筑物(可高达55层),而且可以在较大的楼层面积中取消柱子,增加了房间使用的灵活性。

4 楼板与地面
楼板它主要由楼板结构层、楼面面层、板底天棚几个组成部分。
地面是指建筑物底层与土壤相接触的水平结构部分,它承受着地面上的荷载并均匀地传给地基。
4.1 楼板的类型
根据楼板结构层所采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及压型钢板与钢梁组合的楼板等多种形式。
4.2 钢筋混凝土楼板 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楼板。
4.2.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主要分为板式、梁板式、井字形密肋式、无梁式四种。
4.2.2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钢筋混凝土楼板有普通型和预应力型两类。
普通板在建筑物中仅用作小型配件。
预应力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可节约钢材30%-50%,节约混凝土10%-30%,被广泛采用。
4.2.2.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类型。
实心平板、槽形板、(肋在板下时,称为正槽板。肋在板上时,称为反槽板)、空心板。
4.2.2.2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细部构造。
1) 板的搁置构造。一种是板直接搁置在墙上,形成板式结构;一种是将板搁置在梁上,梁支承在墙或柱子上,形成梁板式结构。
2)板缝的处理。板的侧缝内应用细石混凝土灌实。
板的侧缝有V形缝、U形缝、凹槽缝三种形式。
4.2.2.3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叠合楼板、密肋填充块楼板
4.3 地面构造
地面主要由面层、垫层和基层三个基本构造层组成,当它们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考虑增设结合层、隔离层、找平层、防水层、隔声层等附加层。
面层、垫层、基层。
5 阳台与雨篷
5.1 阳台
阳台主要由阳台板和栏杆扶手组成。阳台按其与外墙的相对位置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半凹半挑阳台、转角阳台。
5.1.1 阳台的承重构件
挑阳台属悬挑构件,凹阳台的阳台板常为简支板。阳台承重结构的支承方式有墙承式、悬挑式等。
5.1.2 阳台细部构造
阳台栏杆与扶手、阳台排水处理。
5.2 雨篷
雨篷是设置在建筑物外墙出入口的上方用以挡雨并有一定装饰作用的水平构件。雨篷的支承方式多为悬挑式,其悬挑长度一般为0.9-1.5m。按结构形式不同,雨篷有板式和粱板式两种。
6 楼梯
6.1 楼梯的组成
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6.1.1 楼梯段
梯段的踏步步数一般不宜超过18级,且一般不宜少于3级,防行走时踩空。
6.1.2 楼梯平台
按平台所处位置和高度不同,有中间平台和楼层平台之分。两楼层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而与楼层地面标高齐平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
6.1.3 栏杆与扶手
栏杆是布置在楼梯梯段和平台边缘处有一定安全保障度的围护构件。扶手一般附设于栏杆顶部,也可附设于墙上,称为靠墙扶手。
6.2 楼梯的类型
按所在位置,楼梯可分为室外楼梯和室内楼梯两种;还可按所用材料,按形式,按使用性质分等。
6.3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施工方法不同,主要有现浇整体式和预制装配式两类。
6.3.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楼梯段与休息平台整体浇筑,因而楼梯的整体刚性好,坚固耐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楼梯段传力的特点可以分为板式和梁式两种。
6.3.2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根据构件尺度的差别,可分为:小型构件装配式、中型构件装配式和大型构件装配式。
6.4 楼梯的细部构造
6.4.1 \踏步面层及防滑构造
面层可以选用水泥砂浆、水磨石、大理石和防滑砖等。防止行人滑倒,在接近踏口处设置防滑条。
6.4.2 栏杆、栏板和扶手
楼梯的栏杆、栏板是楼梯的安全防护设施。它既有安全防护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
6.5 台阶与坡道
6.5.1 室外台阶
室外台阶一般包括踏步和平台两部分。台阶的坡度应比楼梯小,通常踏步高度为100-150mm,宽度为300-400mm。台阶一般由面层、垫层及基层组成。在严寒地区,为了防止冻害,在基层与混凝土垫层之间应设砂垫层。
6.5.2 坡道
考虑车辆通行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室外台阶处,应设置坡道或用坡道与台阶组合。
7 门与窗
门和窗是建筑物中的围护构件。
7.1 门、窗的类型
7.1.1 按所用的材料分: 有木、钢、铝合金、玻璃钢、塑料、钢筋混凝土门窗等几种。
7.1.2 按开启方式分类、按镶嵌材料分类
7.2 门,窗的构造组成
7.2.1 门的构造组成
一般门的构造主要由门樘和门扇两部分组成。门框与墙间的缝隙常用木条盖缝,称门头线,俗称贴脸。
7.2.2 窗的构造组成
窗主要由窗樘和窗扇两部分组成。窗樘又称窗框。
7.3 木门窗构造
7.3.1 平开木窗构造
窗框、窗扇。
7.3.2 平开木门的构造
门框、门扇。
8 屋顶
屋顶是房屋顶部的覆盖部分。屋顶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围护作用,二是承重作用。 屋顶主要由屋面面层、承重结构层、保温层、顶棚等几个部分组成。
8.1 屋顶的类型
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平屋顶、坡屋顶和曲面屋顶。
8.2 平屋顶的构造
8.2.1 平屋顶的排水
8.2.1.1 平屋顶起坡方式。屋顶应设置不小于1%的屋面坡度。第一是材料找坡,也称垫坡。第二种方法是结构起坡,也称搁置起坡。
8.2.1.2 平屋顶排水方式。可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两种方式。
8.2.1.3 屋面落水管的布置。

F——单根落水管允许集水面积(水平投影面积);
D——落水管管径(cm,采用方管时面积可换算);
H——每小时最大降雨量(mm/h,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
8.2.2 平屋顶防水及构造
分为两种:柔性防水和刚性防水。
8.2.2.1 柔性防水平屋顶的构造。柔性防水屋顶是以防水卷材和沥青类胶结材料交替粘贴组成防水层的屋顶。
8.2.2.2 刚性防水平屋顶的构造。刚性防水就是防水层为刚性材料,如密实性钢筋混凝土或防水砂浆等。
8.3 坡屋顶的构造
所谓坡屋顶是指屋面坡度在10%以上的屋顶。坡屋面的屋面防水常采用构件自防水方式,屋面构造层次主要由屋顶天棚、承重结构层及屋面面层组成。
8.3.1 坡屋顶的承重结构
8.3.1.1 硬山搁檩。横墙间距较小的坡屋面房屋,可以把横墙上部砌成三角形,直接把檩条支承在三角形横墙上。
8.3.1.2 屋架及支撑。当坡屋面房屋内部需要较大空间时,可把部分横向山墙取消,用屋架作为横向承重构件。坡屋面的屋架多为三角形。
8.3.2 坡屋顶屋面
8.3.2.1 平瓦屋面。平瓦有水泥瓦和粘土瓦两种。
平瓦屋面的构造方式有下列几种:(1)有椽条、有屋面板平瓦屋面。 2)屋面板平瓦屋面。3)冷摊瓦屋面。
8.3.2.2 波形瓦屋面。包括水泥石棉波形瓦等。
8.3.2.3 小青瓦屋面。
8.3.2.4 坡屋面的细部构造
檐口(挑出檐口,女儿墙檐口),山墙、斜天沟、烟囱泛水构造、檐沟和落水管。
8.4 坡屋顶的顶棚、保温,隔热与通风
顶棚、坡屋面的保温、坡屋面的隔热与通风(通风屋面、吊顶隔热通风)
9 装饰
9.1 装饰构造的类别
按装饰的位置不同如何进行分类。有墙面装饰、楼地面装饰、顶棚(天花)装饰。
9.2 墙体饰面装修构造
按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常见的墙体饰面可分为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和铺钉类等。
饰面装修一般由基层和面层组成,基层即支托饰面层的结构构件或骨架,通常将饰面层最外表面的材料,作为饰面装修构造类型的命名。
9.2.1 抹灰类
一般抹灰按质量要求分为普通抹灰、中级抹灰和高级抹灰三级。普通标准的抹灰一般由底层和面层组成;中级或高级抹灰要在面层与底层之间加一层或多层中间层。
9.2.2 贴面类
贴面类是指利用各种天然石材或人造板、块,通过绑、挂或直接粘贴于基层表面的饰面做法。
(1)陶瓷面砖、马赛克类装修。对陶瓷面砖、马赛克等尺寸小、重量轻的贴面材料,可用砂浆直接粘贴在基层上。
(2)天然或人造石板类装修。由于每块板重量较大,不能用砂浆直接粘贴,而多采用绑或挂的做法。
9.2.3 涂料类
指利用各种涂料敷于基层表面,形成完整牢固的膜层,涂料按其成膜物的不同可分无机涂料和有机涂料两大类。
9.2.4 裱糊类
裱糊类是将各种装饰性墙纸、墙布等卷材裱糊在墙面上的一种饰面做法。
9.2.5 铺钉类
铺钉类装修是由骨架和面板两部分组成,施工时先在墙面上立骨架(墙筋),然后在骨架上铺钉装饰面板。
9.3 楼地面装饰构造
地面按材料形式和施工方式可分为四大类,即整体浇筑地面、板块地面、卷材地面和涂料地面。
9.3.1 整体浇注地面
整体浇注地面是指用现场浇注的方法做成整片的地面。按地面材料不同有水泥砂浆地面、水磨石地面、菱苦土地面等。
9.3.2 板块地面
板块地面是指利用板材或块材铺贴而成的地面。按地面材料不同有:陶瓷板块地面、石板地面、塑料板块地面和木地面等。踢脚线通常凸出墙面,也可与墙面平齐或凹进墙面,其高度一般为120-150mm。
9.4 顶棚装饰构造
依构造方式不同,顶棚有直接式顶棚和悬吊式顶棚之分。
9.4.1 直接式顶棚
直接式顶棚系指直接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下喷、刷、粘贴装修材料的一种构造方式。多用于大量性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直接式顶棚装修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直接喷、刷涂料、抹灰装修、贴面式装修。
9.4.2 悬吊式顶棚
悬吊式顶棚又称吊天花,简称吊顶。为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照明、给排水管道、消防、广播设备等管线及其装置,均需安装在顶棚上。为处理好这些设施,往往必须借助于吊顶棚来解决。
10 工业化建筑的概念
建筑工业化的基本特征是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工业化建筑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生产过程,即把房屋作为一种工业产品,根据工业化生产原则,包括设计、生产、施工和组织管理等在内的建造房屋全过程配套的一种方式。工业化建筑体系分为专用体系和通用体系两种。
民用建筑工业化通常是按建筑结构类型和施工工艺的不同来划分体系的。工业化建筑的结构类型主要为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施工工艺的类型主要为预制装配式、工具模板式以及现浇与预制相结合式等。
10.1 预制装配式
预制装配式是在加工厂生产预制构件,用各种车辆将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在现场用各种机械进行安装。这条途径包括以下建筑类型:
(1) 砌块建筑。这是装配式建筑的初级阶段。
(2) 大板建筑。这是装配式建筑的主导做法。
(3) 框架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柱、梁、板制作承重骨架,外墙及内部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镀锌薄钢板、铝板等轻质板材建造。
(4) 盒子结构。这是装配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形式。它以“间”为单位进行预制。
10.2 工具模板式及现浇与预制相结合方式
承重墙、板采用大块模板、台模、滑升模板、隧道模等现场浇筑,而一些非承重构件仍采用预制方法。
(1)大模建筑。内墙现浇,外墙采用预制板、砌筑砖墙和浇筑混凝土。
(2)滑升模板。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提升模板。可以建造烟囱、水塔等构筑物,高层住宅。
(3)隧道模。这是一种特制的三面模板,拼装起来后,可以浇筑墙体和楼板,使之成为一个整体。采用隧道模可以建造住宅或公共建筑。
(4)升板升层。这种做法的特点是:先立柱子,然后在地坪上浇筑楼板、屋顶板, 通过特制的提升设备进行提升。只提升楼板的叫“升板”,在提升楼板的同时,连墙体一起提升的叫“升层”。





上一篇: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复习指导二
下一篇:2007年造价师考试各科教材勘误整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