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二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管理与实务辅导资料 >> 文章内容

2008年2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讲义精读之水利水电专业

  一、直接考核的客观题
  
详细阅读题干,理出考核点,利用知识点做出选择。
  要点:熟记知识点
  二、采用背景资料的客观题
  
给出背景资料,依据背景资料给出题干。这类题的考核点在于对知识点的运用。
  要点:熟记知识点,并注意知识点的运用要求。
  万变不离其宗——知识点
  三、案例考核点分布
  (一)工程技术部分
  1.施工放样P15~18
  (1)土坝施工放样内容
  (2)水闸主轴线放样(要点),闸底板放样(要点),闸墩放样(要点)。
  2.施工导流
  (1)导流方法及其适用P37~39
  (2)汛期施工险情判断与抢险技术P41~43(重点:不同施工险情采用的方法)
  3.土石坝施工接头处理P60、土石坝填筑质量控制P61
  4.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P69、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作业P69、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P70
  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电要求P79、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P80、爆破作业安全操作要求P82、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安全操作要求P84
  (二)施工管理与实务部分
  1.质量:质量事故(分类、事故报告内容、事故处理原则、质量缺陷备案内容)P131~P133、质量等级评定(单元工程达不到评定标准的处理、分部工程评定标准、单位工程评定标准)P139、验收(堤防工程验收的要求)P167
  2.进度:横道图绘制、网络图绘制、关键线路确定、进度分析(结合施工管理掌握)
  3.费用:支付(预付款、保留金扣留与支付、进度款、索赔款项)、成本管理4.合同:招投标、监理(合同条款、招投标规定、监理有关规定)
  5.安全:安全措施方案P143、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要求P145、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P146、安全事故发生后报告内容P150
  6.强制性条文有关规定
  四、典型案例分析
  (一)施工技术回答主要知识点
  例1:见教材P178案例2F320000-1.
  1.背景
  y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条河流,根据河流规划拟建一水电站,主坝为土石坝。工程同时兼有防洪、发电、灌溉等任务。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剧烈。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20m,河床中部厚达32m,河床冲击层为卵砾石类土,但河床宽度不大。坝址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从筑坝材料上看坝址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之用,又有1250万m3的砂砾料作坝壳,作心墙和斜墙坝都是可行的。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自然含水量较高,不宜大量采用黏性土料,以薄心墙坝、薄斜墙较为有利,又因坝基条件复杂、处理工程量大、工期长,故设计方案为斜墙坝。经过专家论证,由于涵管泄流能力有限,因此采用涵管无法满足施工导流要求。
  2.问题
  (1)某设计单位给出的施工导流方案采用纵向围堰,分期修建土坝,采用明渠导流等。你认为此设计方案是否合理?你认为应如何选择导流方案?
  (2)施工分期应如何考虑?
  (3)在该土石坝开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筑坝材料碾压试验等试验项目。碾压试验的目的是什么?除碾压试验外,施工单位还应进行哪些施工试验?
  (4)简述本工程坝体土、砂填筑中,接头处理的技术要求。
  3.分析与答案:
  (1)不合理。
  土坝建于深的覆盖层上,不宜修建纵向围堰;且河床宽度不大,若分期修建土坝,易形成接头薄弱面,加之坝体方量大,保持其持续均衡生产十分重要,所以采用全断围堰法导流方案较为合理。坝址附近山坡陡峻,不适于采用明渠导流,本案由于两岸山岩为坚硬玄武岩,可采用遂洞方案导流,导流洞将来还可作泄洪洞。
  (2)施工分期:
  1)截流前,完成导流隧洞施工。
  2)从截流开始,在围堰的保护下进行大坝基础工程,包括排水、清基、防渗墙施工,汛期来临之前将围堰抢到拦洪水位以上。
  3)拦洪后填筑大坝至坝顶高程。
  4)封孔后继续填筑大坝至坝顶高程。
  (3)通过碾压试验可以确定合适的压实机具、压实方法、压实参数等,并核实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除碾压试验外,其他施工试验项目包括:调整土料含水率、调整土料级配工艺等。
  (4)坝体土、砂填筑中,接头处理的技术要求包括:
  1)在坝体填筑中,层与层之间分段接头应错开一定距离,同时分段条带应与坝轴线平行布置,各分段之间不应形成过大的高差,接坡坡比一般缓于1:3.
  2)坝体填筑中,为了保护黏土斜墙不致长时间暴露在大气中遭受影响,应采用土、砂平起的施工方法,并对土砂结合部进行压实,在夯实砂结合部时,宜先夯土边一侧,等合格后再夯反滤料,不得交替夯实,影响质量。




上一篇:2008年2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讲义精读之公路工程专业
下一篇:家庭影院家居布局方案装饰技巧